打好深化改革“組合拳” 提升中國資產吸引力
662025-07-04 17:15:40
原標題:中紀委機關報:堅持黨紀國法麵前無特權,減存量遏增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告誡全黨,要堅決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特權”就是不受黨紀國法約束的權力,即“法外之權”。由特權所衍生出的思想,就是“特權思想”;由特權思想生成的行為,就是“特權現象”。如果任憑特權思想、特權現象滋長蔓延,就必然會衍生出不受監督的特殊領導、特殊黨員、特殊部門,不受製約的特殊權利、特殊利益、特殊待遇,助長權力崇拜,疏遠幹群關係,損害社會公平正義,滋生腐敗問題,破壞政治生態,損害黨的事業,同黨的初心和宗旨背道而馳。為此,新時代縱深推進全麵從嚴治黨,必須堅決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
如何有效克服和治理特權思想、特權現象呢?筆者認為,必須著力形成“不想搞特權”的教育機製、“不能搞特權”的監督機製、“不敢搞特權”的懲戒機製,通過不懈努力換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擰緊總開關,形成“不想搞特權”的教育機製。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我們黨麵對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依然是長期的、複雜的,也是尖銳的、嚴峻的,隻有堅決與特權思想、特權現象劃清界限,黨才能領導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功成名就時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創業初期那種勵精圖治的精神狀態不容易,執掌政權後做到節儉內斂、敬終如始不容易,承平時期嚴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變革關頭順乎潮流、順應民心不容易。隻有居安思危,才能有效防止重蹈前蘇聯東歐共產黨大搞特權腐敗而導致垮台的覆轍。堅持思想建黨,加強黨性和道德教育,固本培元,引導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擰緊思想政治建設的總開關。要結合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製度化,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堅持學思踐悟、融會貫通,清除特權思想、特權現象滋長蔓延的腐朽思想文化根源,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強化黨性修養,不斷增強廣大黨員幹部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的使命感、責任感和道德感,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強化製衡,形成“不能搞特權”的監督機製。失去監督的權力必然滋長特權思想、特權現象,最終導致腐敗。根治特權思想、特權現象,關鍵要靠監督來製衡。著力構建黨統一指揮、全麵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係,把黨內監督同國家機關監督、民主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貫通起來,增強監督特權現象的合力。必須嚴以用權,織緊織密製度的籠子,通過製度製約徹底解決“一言堂”以及權力尋租、以權謀私等問題,使更多的想搞特權和腐敗的人望而卻步。著力維護製度的嚴肅性,堅持製度麵前人人平等、製度麵前沒有特權、製度約束沒有例外,絕不能讓製度形同虛設,成為“紙老虎”“稻草人”,要“讓鐵規發力、讓禁令生威”。
亮劍震懾,形成“不敢搞特權”的懲戒機製。堅決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直指“四風”問題的根源和要害。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不僅危害黨長期執政的權威性和有效性,而且幹擾黨內政治生活、破壞黨內政治生態。反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是深度解決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和“四風”問題的根本之策。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象沒有紙牌屋,沒有“護官符”,沒有“鐵帽子王”,沒有“丹書鐵券”。要嚴肅黨紀國法,堅持黨紀國法麵前無特權,減存量、遏增量,依紀依法狠刹特權現象,嚴懲腐敗分子,絕不姑息遷就,切實讓那些想搞特權的人斷了念頭、搞了腐敗的人付出代價,最大限度地減少特權現象、腐敗行為的發生。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責任編輯:張玉
"